474蒙特卡罗-蒙特卡罗474有限公司官网

《安徽商报》:江苏镇江“农药毒盐”流入12省

发布时间:2012/1/14 23:18:56    |     文章来源: 《安徽商报》     |     阅读次数:

  生产农药的废料,竟变成制造盐的原料。这些含农药成分的工业盐流入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等12个省。经过黑心商贩之手,部分流入百姓餐桌。昨日,公安部挂牌督办、我省破获的最大私盐案在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2010年11月5日,村民悄悄向阜阳市颍泉公安分局闻集派出所报案:闻集镇两河口坝子上有人卸私盐。
  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一辆外地牌照的红色大货车旁边有一辆机动三轮车,两名男子正在卸货。货物装在白色编织袋里,标注为“元明粉”(注:元明粉即硫酸钠,工业原料,基本无毒)。
  民警立即向阜阳市盐务局通报了这一情况。盐务局执法人员赶到后现场检查,确定标注为“元明粉”的白色晶体实为工业盐,当场查扣18吨工业盐。
  经查,阜阳警方确定,这批工业盐的买主叫范献福,43岁,太和县赵庙镇人,2004年8月就曾因无食盐准运证私自托运食盐,被太和县盐务管理局处罚过。
  2011年1月1日,范献福在一次私盐交易中被警方当场抓获,同时被查获的还有他购买的25吨工业盐。

工业盐“前身”竟是除草剂废渣

  在范献福的手机上,警方发现一个叫“刘镇江工业盐”的联系人。警方追踪至湖北,发现“刘镇江工业盐”名叫刘伟,湖北省应城市人,也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被处罚过。
  2011年2月26日,专案组将刘伟抓获。刘伟交代,他是海天盐化科技有限公司股东,范献福购买的工业盐由他提供、伪装运输。他们在江南化工厂租赁厂房,生产工业废盐,伪装成“元明粉”销售,每天生产约40吨,很多流入食用领域。
  案情重大,阜阳警方立即向省公安厅汇报此案,公安部随即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阜阳警方专案组赶赴江苏镇江,对“海天盐化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全面调查。
  2011年3月16日,专案组赶往镇江,调查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工业盐是在一家专门生产农药草甘膦(也就是除草剂)的化工公司厂房里加工的,原料正是生产除草剂的工业废渣。

毒盐流入12个省,安徽也受害

  江南化工厂总部在浙江,设在镇江的“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下称“镇江江南化工”)主要生产除草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氯化钠含量极高的工业废渣。 2009年,镇江江南化工与徐敬东协议处理副产品工业盐。
  徐敬东通过湖北一朋友找到有贩卖私盐前科的陶先楚,陶先楚又找到刘伟。 2010年1月,徐敬东、陶先楚等人在镇江新区注册了“镇江市海天盐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盐化”),在未取得生产、销售工业盐资格的情况下,以每年4万元的费用租赁厂房,在镇江江南化工厂区内生产工业盐。海天盐化公司以每吨40元的价格购买江南化工的工业废渣,加工后以200元至400元的价格销售。虽然当地政府要求“避免该产品非法流入盐业市场”,但在毫无监管的情况下,镇江江南化工生产的除草剂废渣仍流入安徽百姓餐桌。
  海天盐化公司雇用工人,将工业废渣清洗、烘干,成为工业盐。陶先楚购买了大量印制有“元明粉”字样以及空白无标识的包装袋,将工业盐伪装包装后销售、运输。为逃避盐务管理部门稽查,刘伟与购货人指挥货车采取夜间运输、临时指定接货卸货地的方式进行秘密交易。范献福承认:自己从刘伟那里买来工业盐后充当食盐销售。来自海天盐化的数据显示,这些毒盐流入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等12个省。除了我省以外,还不清楚在其他11个省,这些毒盐是否流入餐桌。

盐里检出农药,全国头一遭

  2011年11月1日,查获的毒盐样品被送至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分析与环境毒理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十分骇人:样品中草甘膦含量为55mg/kg。草甘膦俗称除草剂,是应用最广的农药品种。
  在工业盐中检出农药成分,这在我省还是首次,在全国也并无先例。这一特大贩卖私盐案,由安徽和江苏等地警方侦办。
  昨日,3名被告人在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法院受审。公诉机关指控:刘伟共贩卖96吨工业盐给范献福。范献福承认,这些毒盐大部分流入市场。
  省盐务局透露:去年全省盐政共查获各类涉盐违法案件1914件,查获各类违法盐产品947吨,罚没款85万元,刑拘22人,判刑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