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蒙特卡罗-蒙特卡罗474有限公司官网

《焦点访谈》:广东徐闻县废水晒私盐 管理部门称人少没法管

发布时间:2006/9/12 17:08:38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摘自《新浪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9月8日播出“晒私盐 损公利”,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我们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碘缺乏地区,因此从1994年开始,国家就全面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在我国,盐是属于专卖商品,对于盐的制作、运输、销售,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进行管理,未经许可,任何私人和企业不得进行盐的生产销售。然而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在广东省徐闻县采访的时候却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记者 刘庆生:

  这里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的角尾乡,这里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块土地。在这个乡有广东省的一个大型的制盐基地——国营徐闻盐场。我身后就是国营徐闻盐场的晒盐池,现在我们看见在这些晒盐池的四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这样的小的晒盐田。据了解,这些盐田都是当地老百姓开垦出来晒私盐用的。

    解说:

  夏日的湛江天气闷热,记者来到这里时看见不少农民正顶着烈日在自己开垦出来的盐田里忙活着。

  记者:

  那像你这个一天能够晒出多少盐来?

  村民1:

  这是两三天的了,就是那么多了。

  记者:

  两三天就那么多。能有多少啊?

  村民1:

  大概是500斤。

  记者:

  国家盐场卖多少钱?

  村民1:

  也就四百八一吨。

  记者:

  四百八一吨。你们这个多少钱一吨?

  村民1:

  我们这个二百四或二百六。

  记者:

  那比那个正规盐场的一半价格都不到?

  村民1:

  一半都不到,那个有税在里面。

    解说:

  在我国,盐是属于特允经营商品,政府对盐业的管理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根据我国的《盐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对食盐生产实行定点生产制度和指令性计划管理,私营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发盐资源。记者在现场看到由私人开垦出来的小盐田一块挨着一块,杂乱无章地紧紧相连,面积有几百亩。

  记者:

  在这里我们看见,实际上晒私盐的工艺非常的简单,工具也相当的简陋。弄上这么一台报废的水泵也就三百来块钱,买上几根水管,平整出一块土地来,铺上这样黑色的薄膜,将高浓度的海水灌到薄膜上面,过滤几次过就可以晒出盐了。

    解说:

  这就是当地村民晒出来的私盐。

  记者:

  颗粒挺大啊,还挺白。用的是那个白砂糖的袋子,装的是盐。这个盐好像没有那个盐白似的感觉。

  村民2:

  搞的不好的那盐就不好了,就是那个质量就差了。

  记者:

  质量就差。那这个质量的控制就完全靠个人的经验?

  村民2:

  靠个人的经验。

  记者:

  那都没法统一啊,是吧?

  村民2:

  对。

  记者:

  那每个人晒出的盐都不一样?

  村民2:

  不一样的。

  记者:

  那卖出的价钱呢?

  村民2:

  都是一样。

  记者:

  价钱都一样。

    解说:

  据了解,在这里晒私盐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分别来自西坡村、放坡村和史家辽村,共有300多人。

  晒盐是靠天吃饭,只要有太阳就能出盐。记者跟随这辆拖盐的牛车来到了盐田附近的史家辽村,看见村子里到处堆放的都是盐。

  记者:

  黑胶布盖着的都是盐。前面那村民正在搬盐呢。这就是一包包的盐,这是用白砂糖的袋子装的,这是食品加工什么呀,看不见,摸得出来里头的颗粒非常粗。在这个村子里面,我们看见很多的老百姓的房前屋后都堆着这样一包一包的盐。

    解说:

  这么大面积的私人盐田一年到底能产多少盐呢?角尾乡的乡长告诉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

  冯德联 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乡长:

  现在角尾乡私人晒盐,它的面积达到430亩左右,涉及到人民群众有300多人。它的年产量核算了一下,一共大概有5000吨左右。

    解说:

  而被私人盐田包围着的国营徐闻盐场灯楼工区的负责人估算出来的产量更高一些。

  记者:

  像他们的这个的产量一年有多少?

  李勘喜 广东省徐闻盐场灯楼工区生产副主任:

  一般都有8000多吨。

  记者:

  就是所有的这个私盐加起来?

  李勘喜:

  是的。

  记者:

  一年能产8000多吨?

  李勘喜:

  是。

    解说:

  不管是8000吨还是5000吨,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要知道国营徐闻盐场灯楼工区的产量一年才不过1万吨,当地私盐的产量已经直追国营盐场的产量了。而这些私盐普遍都是不加碘的。

  记者:

  附近的村里头都是吃自己晒的盐吗?

  村民3:

  我们就吃这个盐了,一般都是吃这种盐。

  记者:

  那这种盐晒上来之后还需要进行再加工吗?

  村民3:

  没有了,就这样了。

  记者:

  那还加不加碘什么东西呢?

  村民3:

  没有。

  记者:

  也不用加?

  村民3:

  我们懂什么加碘?我们自己搞我们自己吃了,哪里懂加碘。

    解说:

  其实,在我国缺碘的情况比较普遍。根据1994年的统计结果,中国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口达到7.2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轻度缺碘和碘营养不足已经波及所有省市的所有人群。为此,1994年国务院专门颁布了《食盐加典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民食盐加碘。

  陈吉祥 中国地方病协会副会长:

  碘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大,因为碘通过甲状腺生产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那么从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盐加碘,那时候碘盐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那么到去年我们监测来看,碘盐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解说:

  然而广东省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2005年中国碘缺乏病检测报告》的数据,2005年广东省的碘盐覆盖率仅为79.9%,位列全国倒数第四,碘盐食用率仅为75.1%,排在全国倒数第五。原本在2000年就已经达标的广东省重新沦为不达标地区。

  记者:

  在角尾乡的大街上,我们看见悬挂着这样的横幅——“坚决打击私盐晒盐行为”。据了解,这些年当地的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打击和取缔私盐,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明显。那么,私盐屡打不禁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解说:

  据记者在当地的调查,晒私盐规模如此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私盐销售渠道的畅通。

  记者:

  那你每个月这么大的产量,你销得出去吗?卖得出去吗?

  村民4:

  卖得出去。

  记者:

  收的人多长时间来一次?

  村民5:

  收的人不一定,他来就来,不来我们就放家里。

  记者:

  不来就放家里头了。

  张建华 广东省徐闻县经贸局副局长:

  应该说私盐销售比较畅通,肯定是畅通了。因为私盐跟公盐之间是有一个相当大的差价,暴利。

    解说:

  在徐闻县市场上,正规渠道销售的加碘食用盐500克的价格是2块钱,这样算来,一吨的价格是4000元,而私盐的收购价格一吨才220-260元不等。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一些人干起了贩运私盐的买卖。按照我国《食盐专营办法》的规定,国家对食盐的分配调拨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未经许可,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购销和运输盐。那么,在当地贩运私盐的都是些什么人?

  张建华:

  小户都是本地人,基本上大户都是外地人,不是我们县内的外地人组织,好像是形成一个集团似的,用这种形式操作。从它流向来讲,应该有一部分流入食品加工用盐,有一部肯定是流向食品加工用盐。

    解说:

  据了解,徐闻县全县共有66万人口,按每人每天摄入食用盐5-8克计算,全县全年应该消耗食用盐近2000吨。但是根据徐闻县盐业公司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县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食用盐仅仅只有700吨。这也就意味着在徐闻县,2/3的食用盐市场被私盐占据着,这种旺盛的销售势头使得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晒私盐的行列中。

  记者:

  就在你们这个地方,最好的地种庄稼的话,一年能收入多少钱?

  村民5:

  一年赚钱不到多少钱。

  记者:

  有一千块钱吗?

  村民5:

  没啊。

  记者:

  赚不到一千块钱?

  村民5:

  是啊。

  记者:

  那你晒盐的话,一年能赚多少钱呢?

  村民5:

  肯定要三千多。

  记者:

  三千多。那晒盐比种庄稼还是要划算一些?

  村民5:

  当然了。

    解说:

  其实,农民谋取的只是小利,真正谋取暴利的还是那些贩运私盐的人。然而与每年大几千吨的私盐产量不相称的是对私盐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徐闻县相关职能部门只查获到了私盐70吨。面对这种现状,主管盐业工作的县经贸局的张局长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无奈。

  记者:

  那作为管理部门来说的话,那为什么会让这种销售这么畅通呢?

  张建华:

  管理部门来说,应该说有它的难处,不是说想让它畅通,因为管理部门很多事情,特别是管理,有些方面可能不一定到位。特别是人员,特别是管理部门来说,像我们这里很明显的,盐政管理现在的人员、编制、经费很多不到位,特别是人员还是二三个人,三个人你怎么能管理整个县的盐政工作?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日常生活谁也离不开盐,盐的单价不高,但是消费量却很大。大量私盐涌入市场,不仅直接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威胁着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截断销售渠道,才能有效地遏止私盐泛滥。

  好,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也欢迎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观众朋友,再见。